第61章 心! 听了志国大伯的话,苏慧兰心情很……
类别:玄幻奇幻
作者:
水棠字数:8778更新时间:25/11/13 11:00:00
听了志国大伯的话, 苏慧兰心情很感动,忍不住把春晓写给她的信紧紧贴在胸口。
命运对她总是高高在上,冷酷的、屡次三番的逼迫她与珍视的人分离。
可命运又对她多有眷顾,给了她常人想都不敢想的机缘。
如今她已经有了最在乎的亲人和朋友, 不管将来还会遇到什么难关, 她都一定会坚持下去。
大伯娘的到来, 以及两人的和好, 给苏大伯带来了巨大的动力, 他不再终日暗自愁苦, 现在每一天都乐乐呵呵的, 看着陪在自己身边的大伯娘傻笑。
大伯娘还是话不太多, 但是无论苏大伯走到哪儿、干什么, 她都一定会守在旁边。
以至于苏卫阳还忍不住小声跟苏慧兰抱怨, 说是他妈现在一颗心都拴在他爸身上,以前他这个最疼的小儿子都凑不到跟前儿了!
不过话是这样说, 每每大伯娘要去打个水、倒个垃圾,他总要抢着去干, 就是努力想让自己爸妈多一些时间相处, 最好能一口气把这些年错过的时光都弥补回来。
在这样温馨和睦的氛围下,苏卫阳右耳康复的速度越来越快,到第十天的时候就已经能听到大家站在病房里任何一个位置说话的声音。
苏大伯的病情也渐渐稳定下来,胡老大夫说照这样发展,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病情就会出现好转,因此鼓励苏大伯一定要再接再厉,只要能坚持下去,他的寿命也许会比预测的更长。
所有人都十分高兴, 连之前一直跟着发愁的柳枝大娘也恢复了往日的活泼性子,拉着大伯娘变着法儿的打趣苏大伯,哄他开心。
大伯的病情稳定后,志国大伯和柳枝大娘就回去了。
两口子其实还想多留一阵,只是老家那边老的老、小的小,再说还得早点回去给苏奶奶报个信儿,要不然时间长了,怕老人嘴上不说,心里再憋出啥病来。
另外还有个事,志国大伯谁也没敢说。就是他们刚到松林县的第二天,苏慧兰亲爸身边的警卫员小江就悄悄找来了。
两个人在医院外头私下碰了个头,小江见面就告诉了志国大伯,说是他们首长托人打听过,给苏大伯看病的胡老大夫原先是首都非常出名的老中医,治苏大伯这种病是很擅长的。
他让志国大伯回去劝苏大伯一家安心,一定要积极配合胡老大夫诊治,而且还说首长知道他们家里的情况,怕他们为治疗费用发愁,特意让他送来了五百块钱和一沓全国粮票。
这年头全国粮票可是好东西,因为能够全国流通,且里面还包括了食油,所以作用仅次于货币,无论想换什么票都有人乐意换。
送来这么多钱和全国粮票,可见人家是真的上心。
不过志国大伯却犯了难,跟这位小江同志实话实话,兰丫头连他们家的钱都不肯拿,他又能找啥借口把这么一大笔钱和票给出去呢!
小江听他这么说也有些犹豫,埋头苦思能用啥理由劝之瑶同志把钱收下。
结果两个人就这么面对面站着吹了半天西北风,也没想出个好主意,倒是一个不小心,把正准备去百货商店买东西的苏慧兰碰了个正着!
两人一阵惊慌,志国大伯就赶忙让小江先躲起来,自己撒谎跟苏慧兰说是闲着没事想出来溜达溜达。
虽说是暂时把苏慧兰应付过去了,但是志国大伯当时慌里慌张的表情还是引起了苏慧兰注意,之后一直问他是不是遇上了什么事。
志国大伯老实巴交一辈子,真没骗过人,被苏慧兰这么一注意,他就有点麻爪了。
心里没主意,又没人给他支招,他是越发待不住,总怕自己一个不好就跟苏慧兰把实话招了。
正好大夫说苏卫阳的耳朵已经没啥问题,苏大伯的病情也开始稳定后,他就急着想先回去。
他这么明显的不对劲儿,连柳枝大娘也看出来了,等两人坐上了火车后,柳枝大娘就没拿好眼神看他,嘴里还数落道:
“俺说你咋回事?俺说俺自己先回去,让你在这噶再多陪两天,你干啥非得急着跟俺回去?这两天也不知道你咋地了,总像丢了魂似的。”
志国大伯还在想着头上车前在火车站厕所跟小江碰头时,对方那埋怨他“临阵脱逃”的眼神呢。
他能有啥招啊,他这不是也没法子吗?
兰丫头那双大眼睛那么亮,跟倆灯头似的咔咔往他脸上一照,他立马就想“坦白从宽”!
看看,现在连他媳妇都看出他不对劲儿了,他要再不走,不定啥时候露馅呢!
那边柳枝大娘见他也不说话,越发狐疑道:“咋的?咋还不吱声了?你该不会真有啥事吧?”
志国大伯应付不了别人,但是对自家媳妇那还是很有办法的,立马一绷脸、一皱眉,使出老少咸宜的万能“装病”大法:
“哎呀,也不知道咋回事,这两天俺这心口老是不得劲儿啊!”
一看他这样,柳枝大娘一下就着急了,顾不得再问,忙过去帮他一下下揉着胸口:
“咋还心口难受呢?之前在医院也没查出啥来呀?胡老大夫不是说你这身子骨挺好的吗?”
因为担心有家族的遗传病,大伙儿不放心,就让志国大伯也做了个检查,胡老大夫还亲自给把了脉,结果出来,志国大伯身体很好,用胡老大夫的话说,那是活到八十岁都不成问题。
志国大伯轻咳了一声,面上有点不自在,只得道:“可能是那招待所的床俺睡不习惯,这几天没睡好吧!”
柳枝大娘想想也有这个可能,便说:“没事,回去上咱家那个热炕上烙两天就好了!”
接着又忍不住数落道:“你啊,就是个没福气的!人兰兰特意给咱订的招待所,那都是人城里人才住的!你倒好,呆不两天就这事、那事的,让你上山扛大木头也没见你这么多事!”
志国大伯咧嘴直笑,心里还琢磨,他可宁愿上山扛大木头也不愿意搁这嘎达搞“地下工作”,这活儿没脑子的干不了!
送走了志国大伯和柳枝大娘后,苏慧兰照常每日在医院和百货商店来回奔波。
给大伯和二哥加强营养的大米白面和肉类必须要有个出处,说是从百货商店一楼的副食柜台和十几米外的粮站买来的,就是最合适的借口。
每次苏慧兰都是假装在买东西的队伍里晃一圈,少量的买上一点就出来,只是最近这两天,她开始像模像样的买东西了,基本是吃什么就买什么,不说样式,连重量也没敢打折扣。
因为她发现最近好像一直有人在跟着她!
除了平时在病房里之外,不管她是在煎药房煮汤熬药,还是到商店买东西,总能感觉到身后有这么个人在暗处看着她。
为了找出这个人,她试了好几次在无人的地方,猛然回头,或者故意走在人多的地方,突然找个地方藏起来,想等那人追过来,可惜最后都没什么效果。
虽说没能把那人找出来,但是苏慧兰相信自己的直觉,所以为了安全起见,最近就没敢再使用空间!
好在孙社长给她预支了三个月的工资里也包括了票证,要不然这一下子还真有点捉襟见肘了。
就这样到了第四天,那两道一直悄无声息跟着她的目光才忽然消失。
不过苏慧兰并没有因此就放松警惕,她不知道跟着她的是什么人,但是她认真反省了一下,也许是她这些日子为了给大伯和二哥加强营养,鱼肉米面的倒腾的太多,说不定就引起了什么人的注意!
所以这事过后,苏慧兰越发谨慎,减少自己炖汤煮肉的次数,大多还是从医院食堂里买。
苏大伯一家倒是对此乐见其成,之前苏慧兰每天都要端一锅好吃的,鸡肉、排骨、猪肝、鱼汤,换着花样来!
不吃对不起侄女这番心意、也糟蹋食物,可吃的话,侄女一高兴第二天兴许能给端来两锅!
这么个吃法儿,还不得把侄女吃空了?可是给钱她又不肯收,为这事,两口子私底下没少发愁,眼下就吃点食堂简简单单的饭菜,一家人反而更高兴!
转眼间,半个月的时间一晃而过,这天上午,秦大夫最后一次给苏卫阳做检查,经历了之前十四天的针灸配合药物治疗,苏卫阳的右耳已经恢复了百分之八十的听力。
剩下的就等回家慢慢调养,不出半年应该就能恢复到正常人的水平。
等秦大夫正式宣布苏卫阳可以出院后,苏大伯和大伯娘夫妻俩都忍不住喜极而泣。
虽然早就知道会是这个结果,可是当真的从大夫口中听到那句“你们的儿子正常了”时,内心还是激动不已!
这一天,真的让他们盼来了!
再三谢过了秦大夫后,苏慧兰和二哥一起办理了出院手续,之后苏卫阳就提出想尽快回家看看奶奶和大哥。
老实说,听到二哥这么说,苏慧兰还挺惊讶的,她还以为二哥会继续留在这里,跟大伯娘一起等着大伯出院的。
苏卫阳就摇了摇头:“老妹儿,这噶有俺娘和你就足够了,俺留这儿也帮不上啥忙,再说这噶吃饭睡觉都花钱,太浪费了!”
“倒不如早点回去帮忙照顾大哥,俺担心奶奶一个人应付不过来,虽说有志国大伯他们,但是俺们兄弟这些年没少麻烦人家,现在俺好了,该俺出出力了!”
苏大伯两口子听见儿子这番话,心里特别高兴,没想到这孩子病好了,人也学着长大了,懂得担当了,这大概是天底下所有为人父母最期盼的事。
正好回凌远的火车在凌晨两点,所以在苏卫阳自己的要求下,当天就买好了票,一个人坐上了第二天回去的火车。
送走了苏卫阳,苏慧兰和大伯娘便把全部心思都放在大伯身上,苏大伯现在觉着日子有了奔头,他想守着媳妇再多活几年,更放不下一家子老小,是以非常努力的配合大夫的治疗。
一家人齐心协力的效果是巨大的,苏大伯的病情稳定后很快开始好转,在入院的第十八天,胡老大夫说,如果一直保持这个状态,苏大伯再有一周也能出院,回家休养!
听到这个结果,大伯娘高兴的直掉眼泪,苏慧兰也红了眼眶!
在这之前,她从不知道一个人的一句话能带来这么大的力量,几乎能让人获得新生。
当天晚上,为了庆祝大伯的病情好转,苏慧兰特意跟煎药大姐家换了棵酸菜,用砂锅炖了一锅大伯最喜欢吃的酸菜排骨,又到食堂打了几个馒头,三人在病房里美美的吃了一顿。
吃完了饭,大伯娘抢着收拾餐具,苏慧兰觉得吃的有点撑,就想着下楼打一壶开水,回来给大伯和大伯娘的热水袋灌上。
一推开一楼大厅的大门,一股寒风卷着雪花就扑面而来。
想不到不过一顿饭的工夫,外面居然就下起了雪。
此时已经快七点钟了,天色黑沉,楼门口窄窄的雨搭下亮着一盏小小的电灯。
昏黄的灯光与院子里路灯发出的朦胧光晕相交织,落在周遭的白雪地上,竟反射出一片淡淡的酡颜色,迎合着从天而降的点点雪花,让人陡然生出几分梦幻般的感觉。
苏慧兰下意识就放慢了脚步,一颗紧悬了二十来天的心逐渐放松,开始享受这一刻的轻松惬意。
她倾听着双脚踩在雪地上的“咯吱”声,任雪花调皮的落在头顶和脸颊上,带来丝丝的凉意,自己也忍不住弯起了唇角。
“兰老师?”
一道有点熟悉的声音突然在耳边响起,苏慧兰愣了愣,连忙转过身,这才发现是一个高高瘦瘦的人将自己叫住。
直到对方拉下遮住口鼻的黑色围巾,苏慧兰才认出这人竟然是罗天成!
只不过对方头上、身上落了一层霜白,院子里灯光又有些朦胧发暗,所以刚才擦肩而过时,苏慧兰才完全没认出对方来。
“罗大哥,你怎么也来这儿了?是家里出什么事了吗?”
罗天成认真打量着对方的面容,心里有点庆幸现在站的这个位置,让对方正好迎着光、面对自己,让他能好好看清她的脸。
她瘦了一点,脸色也还算红润,样子比他想象的好了很多,看来卫阳说的对,她没有因为照顾病人而把自己弄得疲惫不堪……
确定了对方是真的还好,罗天成心里悄悄松了口气,这才道:“没、没有,我家里都好,没出什么事……哦,你家里也都挺好的,你不用担心!”
苏慧兰点头,听他提起自家,便忍不住问道:“罗大哥,你看到我奶奶了吗?她最近怎么样?身体好不好?”
罗天成点了点头:“你放心,苏奶奶她很好!我来之前有去看过他们,他们都很好,苏奶奶还托我给你带话,叫你安心在这里照顾苏叔叔,不用惦记他们。”
苏慧兰听说奶奶很好,心里也十分高兴,不过她听对方提起去家里看过奶奶和两个哥哥,这才反应过来:
“罗大哥,这么说你这次是特意来看望我大伯的?”
罗天成脸红了一下,幸好他的位置背光,外头又暗,对方看不出来,便轻咳了一声:
“其实大奎本来也说要来的,只是苏爷爷生了病,他要留下来帮苏大叔照顾老人,所以就让我自己过来了?”
苏慧兰一听大爷爷病了,忙问道:“那大爷爷是什么病?严不严重?”
罗天成摇头,“只是前天夜里突然头疼的厉害,昨天送到县医院,大夫说是老人家本来就上火,又不小心受了寒,所以才病倒了,打两天针,最晚明天就能回家了。”
苏慧兰这才松了口气,叹道:“大爷爷这肯定是为了我大伯的事着急上火了。”
想了想,又问对方打听:“对了,罗大哥,你家唐爷爷和小蕊还好吗?”
罗天成点头,说他们也都好!只不过当看着对方那双形状极美的凤眼时,还是忍不住小声说了句:
“我……我妹妹小蕊她挺想你的,你不在,苏奶奶又要照顾卫东,家里就经常没人,她去了几次找不到你们,回来就哭鼻子了。”
事实上,不只是哭鼻子,小蕊头几天甚至都不肯吃饭了,每天都守在苏家大门口,吵着要见姐姐,他和姥爷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把人劝回来。
苏慧兰闻言有些心疼,忍不住歉疚道:“是我不好,我明明答应了小蕊会一直陪着她,不会离开,可我却没有做到,她一定生我的气了。”
罗天成见不得她露出这样的表情,赶忙道:“不是的,小蕊只是想你,并没有生气,只要你回去,让她能经常看到你,她就会很开心了!”
……当然,我也会很开心。
不过这一句,他只敢默默在心里说。
说到回家,苏慧兰想到大伯的病情已经好转,便将今天医生的话告诉了罗天成。
“如果顺利的话,大伯应该一周后就能出院了!罗大哥,等你回去,麻烦你帮我把这个消息告诉奶奶和哥哥他们,只要再等一周,我们就会回去了!”
罗天成心里高兴的不得了,连忙点头:“你放心,我回去就立刻告诉他们!”
说完,他又摘了手闷儿,伸手从衣兜里掏出一个小布包递给苏慧兰:“对了,我差点忘了,兰老师,这个给你拿着!”
“罗大哥,这是什么?”
苏慧兰将暖水瓶放在地上,接过小布包拆开一看,发现里面竟然是一包钱,虽然有零有整,但是每一张都理的平平整整,对折包在布包里,怎么也得有几十块!
苏慧兰忙将这些钱重新包好,要还给对方:
“罗大哥,你千里迢迢来看我们,我已经很感激了,但这钱我不能要,你赶快拿回去!”
罗天成自然不肯:
“兰老师,这钱你收着,之前小蕊去你家给你们添了那么多麻烦,现在你们遇到事了,我们自然也该尽一份心!”
苏慧兰摇头:“罗大哥,这钱我真的不能拿,而且我刚才也说了,我大伯就快出院了,我们手上的钱暂时够用,所以这钱你还是收回去吧!”
苏慧兰不肯收,罗天成又一定要给,两人推让半天,苏慧兰正要把钱硬塞回对方手里时,突然察觉到手上的触感不对,连忙低头细看,这才发现对方的两只手上竟然都包了一层厚厚的白纱布,顿时吃了一惊!
“罗大哥,你的手怎么了?”
罗天成被对方拉住了手,一时觉得脸上烫的厉害,连忙把手抽回来,低着头道:“没事,就是之前不小心摔了一跤!”
苏慧兰却不信,冬天这样厚的雪道,怎么摔能把两只手都摔到需要包成这副样子?
她突然想起了手里这些钱,再想想之前听奶奶提起过罗家并不宽裕,脑子里登时灵光一闪,脱口道:
“罗大哥你的手伤成这样,是不是跟这些钱有关?”
她越想、越觉得是这个可能,忍不住追问道:“你是为了帮我们凑钱,所以才把自己伤成这样的对不对?罗大哥,你到底做了什么?是上山打猎伤到的吗?”
罗天成呼吸一窒,没想到她一下就猜到了,知道瞒她不住,只好低声承认:
“是我打猎的土/铳不小心炸/了/膛,所以才把手伤了……不过不严重的,只是一点皮肉伤,过几天就好了!”
只不过那土/铳是因为他最近上山太勤,结果自制的土/枪/管承受不住这样频繁的开火,所以才会/炸/膛,这一点他没有说。
可是他不说,不代表苏慧兰想不到,她虽然不懂这些,但是□□/炸/膛她还是听说过的,这可是会出人命的!
想着对方为了他们家竟然差点出了这样的危险,苏慧兰不由咬住了下唇,心中有感激、有感动、也有不安,更有一丝她不知道该怎么形容的怪异滋味。
最终这诸多复杂的感觉涌上心头,让她一时竟不知要说什么。
她不说话,罗天成也心中沮丧,觉得自己实在是糟糕,对方说不定会把他的受伤当做是一份负担,恐怕更加不肯收这钱了。
同时,他也有些紧张,内心一角忍不住生出一丝隐秘的期盼,想着对方或许能察觉到他的心意……
两个人就这么面对面站着,谁也没说话,飘飘洒洒的雪花越来越大,很快就在两人的头顶、肩头织出一条纯白的披巾。
苏慧兰觉得不能这样僵持着,想了想,便又重新打开手里的布包,挑挑拣拣从里面拿出了两块零四分钱,剩余的包好重新塞到了罗天成的手里。
“罗大哥,我很感激你对我们一家的这份心意!这钱是你差点拿命换来的,所以我愿意收下,只是我不能收那么多!”
她将手心里的两块零四分钱摊开给对方看:
“罗大哥,今天正好是阴历二月初四,所以我就拿了两块零四分钱,其余的你自己拿回去!还有这钱是我直接问你拿的,不是借的,以后也不会还给你,好不好?”
对着这样一双美丽的眼睛,这样一个生了副水晶心肝的人儿,罗天成能说什么?
他只能乖乖任凭对方将剩下的钱重新放回自己手中。
虽然心底那一丝隐秘的期待落空,可他又觉得甜蜜至极,甚至觉着,为了这一刻,之前几次上山与野兽拼杀、被/炸/伤双手都是值得的。
“兰兰?是你在那儿吗?”
这时,大概是许久不见苏慧兰回去,病房里的大伯娘找了出来,结果出门就看见两个快把自己站成雪人的傻孩子,忙出声唤道。
苏慧兰忙道:“大伯娘,是我!您看,罗大哥来看大伯了!”
大伯娘还愣了一下,一见是村里跟志国大哥家关系挺好的罗家孩子,虽然有些诧异,但仍然十分感激道:
“孩子,辛苦你了,快进屋坐!”
罗天成冷不丁听见大伯娘跟自己说话也是一愣,他因为跟苏大奎关系好,所以对苏大伯家的事也知道不少。
这些年,这位苏家的婶婶每次见到自己不过是点个头,从来也没说过话,而且不单是对他,对村里人都是如此。
没想到今天居然主动跟他说话!不过罗天成反应很快,当即就冲对方礼貌道:“谢谢苏婶婶!”
大伯娘笑了笑,回头又对苏慧兰有些嗔怪道:“你看你这孩子咋不进去说话,看这身上的雪!”
说话间,便细心的将苏慧兰身上的雪一一掸去,回头又帮罗天成也掸了掸。
三人进屋,苏大伯一见罗天成来了,高兴的不得了。
忙招呼大伯娘给人倒热水,又打听罗天成吃没吃饭!
一听大伯提起吃饭的事,苏慧兰才一拍脑门,光惦记着收人家钱,都把这茬给忘了,忙端起砂锅,要去给罗天成煮点面吃。
罗天成本来想说自己吃过了,但是一听说是苏慧兰给他做吃的,那句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苏慧兰打开窗户,怕罗天成不够吃,把冻在外面的面条、饺子都拿了进来,准备下楼,大伯娘也要陪着去。
罗天成见了,心里发急,顾不上跟苏大伯多说,忙着把自己背上的一包东西卸了下来,其他人这时才发现他后背还有一个“行李包”。
这“行李包”打的精巧,一条薄被子里头包着红糖、麦乳精、煮鸡蛋和糕点等营养品,包好后外头用绳子捆好,这么往后背一背,不知道的真以为是一床被褥呢!
他放下了东西,就主动提出要给苏慧兰打下手,让大伯娘留下来陪苏大伯。
大伯娘似乎看出了点什么,想了想最终还是没跟下去。
两人下楼后,罗天成帮苏慧兰把炉子生起来,看她往砂锅里倒了热水坐在炉子上,等水开后再往里下饺子和面条。
苏慧兰还跟他商量,说是这会儿手上也没什么配菜,只有前天自己熬得一玻璃罐子肉酱,一会儿等这锅饺子面煮好后,舀上一大勺放在面上,问他行不行……
罗天成自然一个劲儿点头说好!
此刻的他正站在靠近门口位置,这样就不至于因为离对方太近而觉的紧张,顺便也能用身体挡住从门缝里钻进来的冷风。
灶上的锅很快就开了,沸水蒸腾起大片的水汽转瞬就飘满了整间屋子,到处白蒙蒙的一片,一下就挡住了她的脸。
他皱眉,忍不住上前一步,想重新看到她,但是这可恶的白气越聚越多,没一会儿就把她的心上人彻底“藏”了起来!
这下他站不住了,下意识就直直冲进了这片白色的水汽中,突然,一只又白又小的手一把将他拉住,耳边是她那清脆又熟悉的声音:
“罗大哥,别再往前走了,这是灶台,小心把你烫着!”
那只手很快又收了回去。那一瞬,罗天成觉着自己的心,也在这个屋内水汽氤氲、屋外白雪纷飞的夜晚,一并被对方收走了。
而且此生再也回不到自己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