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咫尺天涯 旁边的小江脸上捂着围巾,趴……
类别:玄幻奇幻
作者:
水棠字数:7379更新时间:25/11/13 11:00:00
旁边的小江脸上捂着围巾, 趴在窗子上,直接探出头去,也在焦急的寻找着,闻言连忙回头道:
“首长, 不会错的!之瑶同志是昨天早上往公社打的电话, 通知苏大队长他们今天坐凌晨的火车返家, 电话还是周书记亲自接的!”
林浩远听罢只得继续往窗外找, 虽然心中急切, 却还反过来安慰自己的警卫员:
“没关系, 可能是这月台上的灯太暗了, 咱们再仔细找找……”
才说完, 忽听小江惊喜道:“首长, 我看见了!那边那个背着筐子的好像就是……哎呀, 他们上的位置好像是卧铺车厢!”
林浩远恍然,“是了, 她大伯父刚刚出院,现在又这么晚, 是该坐卧铺!小江, 你去看看他们在哪节车厢,咱们想法子在隔壁也补两张卧铺票!”
小江响亮的应了一声就赶忙去了。
这边林浩远还有些激动,明明小江才走,他就忍不住伸着脖子往那边看,心里只要一想到今天能在离闺女这样近的位置待上整整七个钟头,就高兴的不行。
苏慧兰和大伯、大伯娘三人背着筐、拖着包上了火车,虽然只有七个小时,但是苏慧兰还是给大伯和大伯娘买了卧铺票,想让他们上车就能躺下休息。
火车缓缓启动, 大伯娘照顾着大伯躺下后,本来想陪苏慧兰说会话儿,但是没多久就有点睁不开眼了,苏慧兰忙让她也躺下睡一会儿。
车厢里安安静静的,整个一节车厢就他们这一家,再加上顶棚那昏暗的灯光,其实挺利于催眠的,可她就是一点也不困。
在卧铺对面的座位上干坐了一会儿,她想着大伯和大伯娘半夜起来可能会口喝,就拿着搪瓷缸子准备去打点热水。
每个卧铺车厢都在一进门的位置配了个大号的暖水壶,让乘客随时取用,比在硬座车厢的时候方便很多。
苏慧兰正拎着水壶要倒水,谁知道这时候火车忽然“咣当”晃了一下,她手一抖,壶里的热水差点浇到手上!
“小心!”
只听一道有些苍老低沉的声音隔着车厢门骤然传来,紧接着车厢门开了又关,一个高大的身影猛然冲了进来,一把就抢下了苏慧兰手里的暖壶和搪瓷缸。
“快看看有没有烫伤?”
苏慧兰看着突然冲到自己身边的人,起初还有点没反应过来,后来听对方焦急关切的询问,这才下意识看向自己的手,发现只是被溅出几个红点,忙摇了摇头。
“我没事……谢谢伯伯!”
苏慧兰也不知道叫伯伯对不对,因为对方戴了顶厚厚的雷锋帽,脸上也戴着一副大大的白色口罩,捂得严严实实。
再加上灯光很暗,她只能凭借着恍惚看到的、对方眉头间一个深深的“川”字,外加听到的声音,判断他可能不年轻了。
这一声“伯伯”听在林浩远耳中,却让他心中激动不已。
这是女儿第一次跟他说话,她长得那么像他,从滨河查到的消息看,连性格也跟他年轻的时候极像,那么坚强、那么有韧劲儿,让他疼爱到骨子里!
他真的很想抱抱这个孩子,可是他不敢!
他没有尽到一天做父亲的责任,让她刚出生不足三天就被人偷走,让她吃了那么多的苦,甚至要不是因为他的身份,也不会间接连累对她很好的养父早亡!
他这个生身父亲从来不曾给女儿带来任何的庇护,只会让她一次次承受灾难!
想到这些的林浩远眼中又划过一抹儿黯然,只得收摄住心中复杂的情绪摇头:“不用谢,孩子你没事就好。”
苏慧兰听他说话和蔼可亲,又见他身材高大,披着一件军大衣,猜想对方可能是一位军人,心里倒是多了几分好感。
“伯伯,谢谢您刚才帮忙!这个还是我来吧!”
说话就要接过对方手里的暖壶和搪瓷缸。
林浩远可舍不得让她来做,忙道:
“还是我来帮你吧!这壶太重了,车上又不稳,千万别把你烫着。”
说着,就主动帮苏慧兰往搪瓷缸里重新倒上了热水。
“谢谢伯伯!”苏慧兰接过自己的缸子,又看他脸上实在捂得太严实了,便忍不住问他:“您也是这节车厢的吗?”
看到女儿用那双跟他一模一样的凤眼好奇的看着他,林浩远心中止不住的又怜又爱,恨不能把一颗心掏给对方!
“我是隔壁车厢的,坐车坐的时间长了,想出来走走!”
怕女儿觉得他捂成这样古怪,便下意识又补了一句:“哦,我有点感冒,就顺便戴了副口罩。”
苏慧兰点头,虽然心里对这位军人伯伯觉得挺亲切的,可是两个人毕竟是陌生人,再加上看不到对方的脸,总像隔了一层!
她也不知道说啥,就跟对方礼貌的道了声别,端着搪瓷缸子回去了。
林浩远心里又是不舍、又是难过,可他也知道自己现在这副样子挺奇怪的,要是再硬把女儿留下,说不准要引起女儿的怀疑了,只得顺着对方的话也说了声“再见”。
然后眼巴巴的看着她回到和苏家人一起的地方。
这一夜,苏慧兰不知道,有人隔着一道笨重的车厢门一直在遥遥的注视着她。
一直到东方大亮,火车到达了寒冷的家乡终点,她和大伯、大伯娘带着满满的喜悦下车、回家,那道目光却始终不曾离开她片刻。
车上的人很快走的一干二净,车厢里只有列车员在逐一检查和清扫车厢,周围一片安静。
小江看着还在定定注视着窗外的首长,有些于心不忍道:“首长,要不咱们再去一趟向阳公社吧!”
林浩远摇了摇头。
“算了,我去只是给他们添麻烦罢了……再说那孩子和我长得太像了,这种情况下,我还是少在那边露面的好。”
“去买两张返程票吧,咱们今天就回去。”
小江闻言只觉得难过,他替首长委屈,当初又不是首长故意弄丢了女儿,要怪也该怪那两个该死的贼,现在为什么要让首长这样为难呢!
而且之瑶同志看起来通情达理,又那么聪明,要知道上次他偷偷跟着之瑶同志,不过是想着怎么能把首长让他送的钱和粮票都交到之瑶同志手里,顺便看看对方在松林县的活动日常,回去也好汇报给首长听!
哪里想到之瑶同志的警觉性高到吓人,简直堪比专业的受训人员,让他都差点漏了陷儿,回去跟首长一说,首长还一脸的骄傲呢!
反正他就觉着,凭之瑶同志的聪明劲儿,不可能想不明白这么简单的道理,当初的错说什么也怨不到首长身上!
他心里这么想着,就忍不住把这话说出来劝首长。
林浩远听完,却是叹了口气,“小江,你不明白,比起怨恨,最可怕的是不在乎。”
小江有些不懂,但是林浩远却没有再解释,只是对他笑道:“好了,小江,我没事的!起码我这次和她说了话,也守了她半个晚上,我已经很知足了!赶快去买票吧,回去还有不少事要做。”
小江只得先去买票,只是路上他还忍不住想着首长的话。
为什么不在乎比怨恨更可怕呢?
苏慧兰和大伯、大伯娘刚出了火车站,正往汽车站走呢,就再次遇上了来时稍他们过来的运输连刘班长。
“哎呀,真是巧啊!苏老师,咱们又碰上了!来、来,快上车,我带你们一程!”
坐在后车厢里,身上铺着、盖着厚厚的军绿色被子,苏慧兰就是再粗心大意意,也看出这刘班长前后两回都是故意等着他们了!
刘班长与他们一家之前素不相识,而作为运输队的骨干,无论是车、还是人都应该忙得不可开交,结果却被两次安排来接送他们一家人,这后面除了公社的孙社长和周书记,旁人谁能做到呢?
她很想知道为什么两位公社干部对她的态度如此不同寻常,然而她将自己这十六年的身边大小事情都一一梳理了一遍,也找不出一个能说得通的理由。
除非……
想到那个她最不愿意去想的原因,苏慧兰忍不住抿紧了唇角。
如果真的是跟……他们有关的话,她也不会因此感激他们!
她现在是苏家的女儿,她有奶奶、有大伯一家,她活的很好,这辈子也只想安安稳稳守着这些爱她的亲人!
所以她不需要他们再做什么。
有些事错过就是错过,在她最弱小无助的时候,是苏家人给了她栖身之所和最深最浓的爱。
如今她已经长大成人,她也只想一心一意的回报苏家。
至于他们……既然能让部队出身的两位公社干部对她百般照顾,想来也是有些身家地位的,这样的家庭应该也不需要她帮忙做什么。
所以在能确定彼此都安好的如今,就这样吧,谁也不要打扰谁,就当彼此没有这个缘分。
刘班长的车开到贮木场的时候,正好碰上志国大伯赶着马爬犁来接人。
众人便向刘班长道谢后,改坐志国大伯的马爬犁回了村。
志国大伯把马儿直接拉到苏大伯家,苏奶奶、大奶奶、柳枝大娘、苏大奎和苏卫阳一大群人老远就守在大门口,看见坐在前面的苏大伯,苏奶奶当场就掉了泪。
苏大伯眼圈也红了:“妈,是俺没用,还得让你跟俺操心!”
苏奶奶抹了把泪,摸了摸儿子的脸,笑道:“不说这个,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跟着又看了看苏慧兰和大伯娘,见两人气色也不错,这一颗日夜悬着的心总算放下,第一时间就是把孙女搂进了怀里,站那儿半天也不肯撒手!
大奶奶就打趣她:“行了啊!知道的是你疼孙女,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故意让孙女搁这嘎陪你挨冻呢!孩子们都赶一天路了,赶紧让人回屋歇歇!”
这时,大伯娘突然笑着接过话道:“大娘,没事!俺和志刚这些日子全靠兰兰里外忙活,孩子为了照顾俺们俩,离家一个多月了,俺娘肯定想的厉害,就让她娘俩亲香亲香吧!”
众人愣了一下,虽然之前也听柳枝大娘回来说苏大伯夫妻俩已经和好如初了,可大伙儿谁也没想到大伯娘还能当着大伙儿的面喊出这一声“娘”,这可是多少年没有的事了!
苏奶奶怔住半晌,等反应过来想说点啥,可是没等张开嘴,一串眼泪已经先掉了下来。
大奶奶就立马帮着接腔,故意逗趣道:“哎呀,俺咋才反应过来原来你们娘儿仨是一伙儿的!不行,俺也得找个帮手,柳枝啊,赶紧地,赶紧来扶你婆婆,咱先回屋把热炕头占上!”
柳枝大娘立即响亮的应了一声,笑哈哈道:
“哎,娘,俺扶您进屋占热炕头,正好俺也跟着借个光!”
大伯娘就跟着笑:“大娘、柳枝嫂子,热炕头算啥,俺家炕桌今天也让你们占头位!不吃饱了,不让走!”
大奶奶一拍手:“看俺侄媳妇多敞亮!成,俺们今天就在这噶吃,争取俺吃上这一顿,俺回家能省出一天的饭来!”
众人闻言都笑了起来!
在这样比过年还热闹开心的笑声中,苏奶奶左边挨着的是最疼爱的孙女、右边陪着的是终于冰释前嫌的儿媳,老太太满眼泪花,可脸上的笑又那么真实。
众人回到屋里,炕上的苏卫东早盼着父母进屋。
一个多月没见,他瘦了点,面容越发清俊。
从苏大伯和大伯娘一进屋,他那双眼睛就一直留心注意着。
在发现自己的父母亲不但气色不错,且恢复了他幼时才见到的亲呢后,他眼中闪过欣慰之色,忍不住朝苏慧兰郑重说了声“谢谢”,感谢她这些日子的奔波忙碌。
众人也坐在一块详细打听苏大伯的病情,听说苏大伯以后不能干重活,屋里沉默了一瞬,还是苏奶奶先道:“没事,不上山就不上山吧!回头多抓点羊羔、鸡崽啥的,养大了也能换钱!”
苏卫阳这时便站起来道:“让俺上山吧!以前俺耳朵不好,俺也怕拖累别人,所以俺不敢上山,现在俺好了,俺也能出力了!”
志国大伯点头:“先让阳子跟着俺们去吧,哪管一开始干点打枝子、清道的活,挣点是点!慢慢来,他大小伙子,用不了多长时间就适应了!”
大奶奶也说:“对,志刚就好好养病,啥事都别着急,车到山前必有路!这不还有俺们吗?一人伸一把手,这日子就过起来了!”
说了一会儿话,大奶奶一家就要回去,苏奶奶和大伯娘拦着不让走,之前还说要留下吃饭,哪能让人空着肚子回去。
大奶奶没答应:“嗐,咱们俩家客气啥!俺得赶紧回去,要不然老头子在家躺不消停!这要不是病刚好,不敢马上见风,他今天就来了,这在家还不定咋着急呢!”
“俺回去跟他念叨念叨,让他放放心!”
从苏家出来,柳枝大娘一边扶着大奶奶,一边笑道:“妈,你这回信俺了吧?俺这兄弟媳妇可下是想明白了!”
大奶奶就点头,脸上也挂着笑:“信了信了!俺替你三婶子高兴,他们家那糟心日子可算到头了!”
柳枝大娘却又有些发愁:“不过俺志刚兄弟这个病也是愁人,将来阳子的负担就太重了!”
大奶奶却道:“这不算啥,过日子第一过的是人!只要人在,人心在,大家就能拧成一股绳,到时候啥坎过不去?那些个难处,咱们平时多帮衬一把也就是了,可这个家要是离了心,那早晚都得散,咱们想帮都帮不上!”
把大奶奶一家送走后,大伯娘擀面条,下了一大锅热汤面,盛出来第一碗就端给了苏奶奶。
“妈,快吃面吧!”
“哎!”
苏奶奶应了一声,接过面碗,看着仿佛又回到刚过门那阵儿的儿媳妇,举着筷子,光顾着高兴,半天也没下筷子。
苏慧兰和大哥苏卫东互相看看,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苏卫阳正端着面碗往嘴里划拉面条,烫的直伸舌头,抬头一看他哥和他妹儿在那嘎达笑,还以为笑他呢,顿时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大伯娘正好端着咸菜碗进来,看见他这样就拍了他一把:
“瞅你这副饿虎的样子,你哥和你妹儿还没吃呢!”
挨了说,苏卫阳也不生气,朝大伙儿嘿嘿傻笑了两声,就捧着碗老老实实坐那儿等着大伙儿一起吃,像个听话的小学生似的,把苏慧兰和苏卫东逗得更乐了。
一家人才动筷子,就听屋外有人喊:“奶奶,二哥!兰兰回来了吗?”
苏奶奶急忙撂下筷子,“哎呀,是春晓来了!”说着,便赶忙要下地去开门。
苏慧兰忙道:“奶奶,我去!”
她一个多月没见着春晓了,回来的路上听志国大伯说,春晓在她不在这段日子经常请假过来看奶奶,家里家外没少帮着忙活,她心里实在是感激这个好朋友。
一开门,果然是春晓那张白净的脸。
“春晓!”
“兰兰!”
两个好朋友一见面就忍不住给对方来了个大大的拥抱。
“兰兰,我真是想你!天天都数着日子盼你回来!”
“我也是!春晓,其实我都想给你写信了,可又怕你会给我回,到时候我又收不到!”
这时跟着出来的苏奶奶和大伯娘就赶忙道:“先进屋说吧,闺女还没吃晌午饭吧,正好跟俺们一起吃!”
苏慧兰想起来,忙拉着好友一起进了屋。
大伯娘在去松林县前一天见过一回钱春晓,苏大伯还没见过,不过也听说了侄女这位好朋友在他出门这段日子没少过来帮衬,当下也十分热情的招呼对方:
“孩子,快上炕,炕里头热乎!”
苏慧兰正准备接过她脱下的大棉袄挂在一边,结果一摸她的手,发现冰凉冰凉的,再一看,手背都冻得通红,连忙小心的替她揉搓。
“春晓你手闷儿呢?怎么冻成这样啊?”
钱春晓有些不好意思道:“我是从贮木场直接过来的,一着急手闷儿就忘了拿!”
苏奶奶叹了口气:“你又是趁着大伙儿回去吃饭,自己跑过来的吧?你这孩子,奶奶说了多少次了,不让你来回跑,你这晚上做不完活儿,下晚还得贪黑,大晚上一个人回宿舍,真要出点事可咋整!”
钱春晓笑道:“奶奶,今天不会了!我上午已经把属于我的那片任务区检到了三分之二,下午回去把剩下那三分之一检完就好!”
苏慧兰这才知道,原来在家里只有奶奶和大哥的那十天时间里,春晓每天都牺牲掉自己吃饭的午休时间,再请两三个小时假,就利用这点时间过来照看奶奶和大哥,最后才返回贮木场完成白天没做完的检尺工作。
平时检尺连和运输连都在贮木场,每次午休或者下班,都是搭运输连的车回林场食堂和宿舍,春晓这样不但没有时间吃饭,还要自己一个人忙到天擦黑,然后赶夜路走回林场,既危险又辛苦!
苏慧兰听完自己都替她捏了把汗,二话不说就把她推到炕里,把自己那碗面往她面前一摆,肃着脸道:
“赶紧吃,吃完我就送你回去!”
钱春晓一看好朋友绷着脸,知道她是替自己担心,便朝着苏奶奶等人笑了笑,也不见外,乖乖的拿起筷子吃了起来。
屋里就突然沉默了一瞬,大家面面相觑,这还是他们头一回见着苏慧兰生气,原来总是笑眯眯、看着特别好说话的孙女/侄女/妹子也会发火啊!
这是咋说的,咋还觉得怪招人稀罕的呢?
孙奶奶看春晓一句话不敢多说、听话吃面的样子可怜见儿的,赶忙就捅咕了旁边苏卫阳一下。
苏卫阳得了奶奶的指示,就忙举手出声道:“那啥,老妹儿啊,后来俺回来以后,俺们就不让春晓妹子常过来了!来也没超过三趟!”
钱春晓这时也伸手拉了拉苏慧兰的袖子,认真道:“兰兰,而且那两次也是二哥在我加班后送我回的宿舍,没再让我自己走!”
苏奶奶也赶忙给帮腔:“是啊是啊!兰兰啊,你别生春晓的气了,奶奶也说她好几回了!她以后肯定不能这么干了!”
苏慧兰立时哭笑不得,这怎么好像她要对春晓做啥似的!
她有些无奈道:“春晓,那你答应我,以后别再干这么危险的事了!你要是出点什么意外,叫我怎么办!”
钱春晓忙保证道:“好兰兰,我以后肯定不会了!你别再生气了,你看我把你的面条都要吃完了!”
大伯娘可下逮着机会说一句:“没事,闺女,你吃!外头锅里还有,大娘再给你们盛!”
苏大伯也说:“对、对,吃面吃面!吃了不生气!”
苏慧兰和钱春晓这回都笑了起来。
大伯娘很快又端来一碗面,一家人上桌,坐在炕里的钱春晓下意识又往里挪了挪,结果一伸手就碰到了旁边的苏卫东。
两个人不期然对视了一眼,又各自移开目光。
钱春晓收回手,耳根红了红,端起面碗低头认真吃面。